图:《龙的传人2》参与总决赛的六位国学小将。
图:《龙的传人2》国学小将于潇。
图:《龙的传人2》屈原第76代后人屈良元。
《龙的传人》第二季节目立意从“童真”与“乐趣”出发,大型玩具道具被巧妙运用于每一个关卡当中。常规赛分为四个关节,每个关节又对应了一个金鹰卡通原创人偶IP,八位选手从滑梯与玩具球中出场开始了“暴暴牙的大脑”“宾果的书房” “艾米的棋盘” “麦咭的擂台”四个环节。而题目又多以微动画讲述小故事的形式展开,突破了以往知识竞赛类题目严肃紧张的氛围。最值得称赞的地方在于,节目淡化了淘汰环节的残酷感:以被吸入暴暴牙的大脑中、被关进宾果的书房门中、拥抱棋盘棋子等形式让小选手离开舞台,淘汰环节也充满了趣味性,打破了传统的认知中竞赛失败残酷的展现。由此可见节目的用心良苦:孩子们赢得比赛并不是最要紧的,胜利登顶固然值得开心,但即使输掉比赛,孩子们可以借由一种游戏感的方式“离开”,避免不必要的竞技紧张气氛;少年们大可以在轻松谐趣的氛围深度徜徉于国学之浩瀚海洋中。
在节目的具体展现中,少年们的发挥并不会受到太多的制掣和约束。在答题环节,每道题目作答完毕,主持人都会给予孩子充分的时间来发表对题目的见解,不论对错都有资深评委的细致解答;在“宾果的书房”你画我猜环节,充分展现了只有少年才彼此懂得的想象力,例如“自投罗网”的题目中,专家们还在思考如何能画出罪犯伏法的过程时,少年们却用寥寥数笔画出一张网轻松答对;在小选手的诗词对决上,节目组也没有过多限制主题与标准答案,而是由孩子们自由发挥,其中屈良元与孟千寻以屈原与孟子的后人的身份开启了一场唇枪舌剑,他们从“千寻”之名切入,诗词对决涉及山峰、作战利器、风、学习等主题,用厚实的积展现自己的决心,反应迅速、对答如流,令全场拍手叫绝。还有诗词成语储备量了得的“大魔王”于潇、懂得将国学与生活进行有机衔接的“小戏精”郭飞歌、善于在诗词歌赋中采撷处世智慧的“小诗迷”崔赫钊……这些国学小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与成人所不能及的想象力,在答题时总能够实现国学知识的强有力输出。不拘泥于标准答案、不设置过多条条框框,方为教育类节目激发孩子们潜能之法宝。
之于现实关照,传统家庭教育的一个弊端在于,大人们总是称赞“别人家的孩子”。过多的电视节目以此也塑造出“神童”“小学霸”等偶像儿童,他们被包装的过于出挑而远离现实。基于此,《龙的传人》第二季赛制进行升级,现场更是有百人团成员同步答题,这些孩子来自全国几千所学校,他们经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选拔,最终坐在了节目现场,让节目在孩子中间拥有更加广泛的受众基础。少数“国学神童”的出现并不是节目的初衷,让更多身边的孩子爱上国学,才是教育类节目的要义。
应试教育、填鸭式教育已经影响了几代人,死记硬背的知识、枯燥的答题考试早已不适用这个价值观多样化的时代。素质教育真正被唤醒的时代,“寓教于乐”的教育初心不该被忘记,让孩子们快乐的学习、独立的思考才是当下的教育追求,也是少儿节目收视偏好的由来。当孩子们不再死记硬背出一段段程式化的标准答案,而是用略带稚嫩的语言讲述自己对国学的理解与思考,这才是对“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践行。不管是国学知识还是其他优秀文化的传承发扬,都需要让孩子直观的理解,尊重与守护他们凝望文化、传承经典的童心。
这个社会从来不缺少竞争的紧张与成王败寇的现实,但《龙的传人2》依旧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孩子们快乐学习的童真。国学知识并不是他们竞争的锋利武器,而是参与学习的必备道具,这才是文化类节目传承经典的有效表达途径。在节目的创新形态关照下,确实让更多孩子自由快乐的展现了学习国学的乐趣。当更多节目继续探索适用于孩子们自身特色的表现形式,“寓教于乐”才会真正存在于每位观众的头脑之中。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