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金秋十月,正值秋收秋播的关键时期,丹凤县农技中心坚持“防疫不松懈,生产不松动”两手抓、两不误的工作要求,在认真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抢抓农时,全面开展秋收秋播工作。
统筹安排、科学调配、做好项目农资储备工作。一是开展促秋收、抓秋播工作。10月以来,农技中心先后组织技术骨干,下沉到我县12个镇(办)开展促秋收、动员调查秋播、备种、落实示范点等工作。二是强化农资保供,确保项目顺利开展。农技中心采购有机肥220吨、小麦专用肥81吨,小麦良种3000公斤,农药250箱、防护服200套、电动喷雾器100台。共计折合人民币109.545万元。三是把秋收秋播与农户施肥调查工作紧密结合。深入到4个镇(办)7个村(武关镇梅庄村,铁峪铺镇寺底铺村,龙驹街办枣园村、古城村,商镇商镇社区、黑沟河村、两岭社区)开展玉米、小麦施肥情况调查,共计调查玉米施肥农户60户,小麦施肥农户42户,马铃薯施肥农户15户,发放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资料1560份。截至目前,玉米收获率达100%、确保了颗粒归仓。龙驹街办枣园村赵高魁家种了4亩玉米,亩产在500公斤左右,除去化肥、种子、每亩纯收入在500-600元。经入户走访调查,今年玉米收成同比去年亩产增加3.5 %。
细化措施,做好秋耕备耕工作。一是加强技术指导。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2022年秋播备耕备种工作意见的通知》《丹凤县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方案》;通过单位公众号,及时发布主推技术、农情信息;利用“世界粮食日”“全国科普日”等宣传日在北新街人员密集区开展咨询服务、发放技术资料5000余份(册);结合农户施肥调查有利时机送技术到田间地头服务群众120余户。二是优化品种布局。针对我县气候特点、区域化布局,积极推广优质良种,加强宣传引导,扩大单品种规模化连片种植。河谷川道低热区(低热一、二类),水浇地以周麦23、绵阳31为主栽品种,搭配种植西农5715、小偃22;旱坪地以商麦1619、种植小偃15为主栽品种,搭配西农5715、小偃22。浅山丘陵区(中温一、二类区)建议以商麦5226、西农979、小偃15为主栽品种,搭配种植小偃22、绵阳31。深山高寒区(高寒一、二类)以马铃薯套种玉米为主,个别小麦种植区的品种建议以新洛八号和洛八选为主。三是强化服务保障。密切关注播期天气情况,指导群众抢抓晴好天气及时播种;随时关注农资市场储备,确保秋播农资供应充足。
抓点示范、技物配套,推广“三新”技术。一是在棣花马鞍岭建立小麦示范点200亩,龙驹街办古城岭建立小麦示范点350亩。细化示范片建设内容,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核心,加强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集成应用,通过示范展示,带动当地农户应用新技术模式,实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升级。示范区内设置肥效试验、品种试范,做到“示范田”、“试验田”两田合一,增强对比展示效果;同时为示范点免费配送小麦专用肥17.5吨、小麦良种3000公斤、农药20箱。二是加大农技、农艺融合力度,推广实施作物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技术。此技术应用推广不仅很大程度解决了秸秆燃烧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同时有效改良耕地土壤,增强土壤活性,为绿色农业发展增添强劲“引擎”。
今年,全县小麦播种任务7.5万亩,截止目前,中、高山区小麦已基本播完;川道区域陆续开播 。
全媒体记者 雷建梅 通讯员 王淑粉 庆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