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有新发展,农民才有新盼头,我们要始终抻着一鼓劲、拧成一条绳形成合力,将新科技、新产品、新技术送到田间地头,让农民的口袋鼓起来、农民的生活富起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简称:西农大)教授、导师李建明始终这样教导学生。
团队协作,为温室生产系紧“纽扣”
(相关资料图)
西农大南校科研温室是设施创新团队试验的主要阵地,这里的湿帘、风机、遮阳网、补光灯、水肥灌溉机等设备可模拟出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下的植物生产情况。由于北方地区从深秋到早春气候寒冷,传统温室仅依靠墙体和地面蓄热,传热能力有限,很难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发现这一问题后团队就开始不断研究、探索温室新能源与新保温蓄热材料,希望开发出集热性能佳、农民用得起、环境友好型的温室集热装置。多年来团队工程组的师生深挖原理、大胆构思、勤于试验,研制出多种温室集热装置,每种装置都要经过多届学生无数次测算、运行评估才能推广应用,从太阳能集热器的倾斜角度、真空管材料、水的流速,到蓄热装置外包裹的保温材料,再到植物行间的散热管分布,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经过多年的打磨。在团队协作努力下,已设计研发出新型太阳能水集热蓄热设备、温室生物好氧发酵等多项技术,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5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发表论文230余篇,为设施温室环境调控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常年做工程的师兄肖金鑫对师弟师妹们说:“做工程一定要吃得了苦、耐得了烦,每一步都要做到精确、最大程度地减小误差,才能切实地把科研成果送到田间地头,才能真正‘解民忧、排民难’。”每位学生都应牢记设施工程人的责任,接好承载着使命的“接力棒”,系牢农民大棚的“纽扣”,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尽管团队每个人专攻的领域不同,但大家都渴望能在有限的科研生涯里能接力为“农民丰收图”添上一抹色彩。
集成示范,构建“科技田园梦”
在延安蔬菜科技小院进行的集热器应用试验中,试验大棚南侧棚外摆放着一排太阳能集热器,集热器的输水管道沿着小沟直直地通向棚内,进入蓄热水箱;北边山墙上挂着一个个水幕式的集热装置,类似于这样的装置在这座试验温室中还有很多。科技小院的丁明副研究员谈起目前集热装置在温室的应用前景,分外感慨地说道:“现在时代不同了,冬天植物都可以用上暖气了!白天大棚上的保温被一掀起来,太阳能集热装置就开始运行,通过辐射加热、水桶蓄热、管道散热维持温室夜间环境温度,既节省能源又能保证高产。”
入秋的院里,学生们忙起了整地、起垄、栽苗、灌水,看似简单的环节却让“沉睡”的土地焕发勃勃生机。一排排整齐的基质袋上“钻”出了嫩绿的幼苗,在幼苗旁边插着提供养分和水分的滴箭,顺着滴灌管往前装置着自动控制器,每天可以通过手机控制浇水施肥,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减少了人力成本的投入,真正地实现了控制在“云端”,植物在“枕上”的美好田园愿景。延安科技小院集成示范的设施农业“3+2”体系——新型大跨度双拱双膜保温大棚、水肥一体化、基质栽培、碳基营养及病虫害全程生物防控,真正做到了农业智能化控制、生产高效优质,其辐射面已涉及陕西、甘肃、宁夏、西藏、青海等多个地区。
技术推广,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在科研推广的路上,要在农民生产中发现问题,在科研中破解问题,在推广中才能示范技术。”这是李建明老师经常嘱咐学生们的话。团队除了在延安试验温室中开展应用型科学技术研究,还要承担周边的设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棚结构、土壤连作、病虫害、作物产量低、品质差等农民面临的常见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重点难题。每到农忙时,试验温室会成为“热门景点”,迎来一批批观摩的农民,从头顶的太阳能集热板到脚下的土壤基质,从选种的注意事项到采后果实的品质鉴定,只要农民关心的团队都会逐一进行解答和技术指导。答疑问、出方案、提建议已经融入到团队每位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这些过程也在不断的促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修改、不停进步。
多年来,设施创新团队不断向农村输送人才开展技术研究,并且在多地建立农业科技培训中心,为基层农技骨干、龙头企业员工、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提供咨询指导600余人次、现场培训420余人次、集中培训和观摩交流会6次。
团队作战是实现科学研究深刻化、生产技术系统化的重要保障,从棚体设计到能源利用、从高产栽培到病害防治,全面出击,开辟出从科研到应用的新道路。“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在现代化发展的今天,设施创新团队始终心系农民、深耕不辍,立志把一篇篇论文写在广袤的大地上,将一个个新科技送到农民的大棚里,为农民的“丰收图”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