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深入弘扬法治精神,牢固树立法治思维,深入实施“法治明白人”培育工程。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建立了176人的法律顾问队伍,建成了19个公共法律服务站和3所基层法律服务所,筑牢为民情怀,不断延伸为民服务触角,拓宽为民服务渠道,着力为群众排难解忧,办好事、办实事。
“小”卡片“大”作用
“你好,我们是盐场堡司法所的,今天过来有个便民宣传。给你们发一下我们的便民卡片,你们有啥事就可以打这个上面的电话来咨询我们。”
(资料图片)
(司法所工作人员入户为村民发放便民卡)
趁着冬季农闲,定边县盐场堡司法所工作人员到西梁湾村村民家中走访,入户发放“法律服务便民卡”,向群众讲解相关知识,介绍法律服务便民卡的具体内容。这一张印有法律顾问姓名、免费咨询电话、服务范围等内容的小小法律服务便民卡被送进千家万户,服务对象随时可以拨打电话咨询和反映问题。
“我们的服务是免费的,通过这样一个与群众沟通便捷的服务方式,让更多有困难的群众在我们这里就能够化解和解决。而且我们每个村都有法律顾问,让群众在法律问题上可以得到专业化、合理化的解释。”盐场堡司法所法律顾问吕文娟说道。
家住盐场堡镇西梁湾村的村民佘红子就是通过这一张小小的便民卡找到了西梁湾村的法律顾问,解决了自己头疼已久的餐具配送中心收购一事。
(法律顾问现场调解纠纷)
“由于双方当事人在签写协议的时候产生一些纠纷,达不成共识,他们就找到我们,我们对他们厂房、占地、过户等一系列的问题进行了现场调解。”盐场堡司法所法律顾问吕文娟说。
通过对本村的法律顾问的详细讲解和协调沟通后,最终,佘红子收购餐具配送中心一事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这个小便民卡发到我们手中,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实惠,我打了两个电话,就解决了大问题。另外的话,这小卡片上有电话号码,不需要多跑一步路,把我们与律师的距离也拉近了,现在办事就更方便了,真的是我们老百姓的‘知心卡’。”佘红子高兴地说道。
这张小小的卡片,让群众方便把“法”带在身边,遇事知道找法,通过面对面的普法和解答,在法律服务工作者与居民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实现了司法为民服务零距离,这张小小的卡片也被居民形象地称为“亲民卡”“护身符”。
“一村一顾问”法律服务暖民心
近日,定边县堆子梁司法所协调组织法律服务工作者深入辖区9个自然村签订“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服务协议”。
签订仪式上,所有法律顾问在司法所协助下与定点服务村进行了“一对一”的对接,并签订法律顾问协议,就协议期内法律顾问的服务宗旨、服务内容、双方的权利义务等进行了详细说明,建立并加入了村级法律服务微信群,留下联系方式,方便与群众的联系。同时,法律服务工作人员还为到场的村民普及了相关法律知识。
“这个模式真的好,不仅能解决我们村民的纠纷,对我们村上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定边县堆子梁镇庙湾村村民李登云说。
近年来,定边县司法局在全县202个村(社区)全部配备法律顾问,各村(社区)法律顾问通过定期“接诊”、上门“出诊”、综合“会诊”、节点“义诊”等方式共为村(社区)治理提供法律意见1千余条,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帮助5万余人次,参与人民调解430件,提供法律援助500余人次,入户发放“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名片27万张,在法律服务工作者与居民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实现了司法为民服务零距离。
在学习借鉴“枫桥经验”的基础上,定边县结合社会治理实践,建立县、乡、村三级调委会205个,组建驻信访、法院、公安交警队、住建局、自源资源和规划局和卫健六个专业性、行业性调解室,人民调解案件共480起,调解成功475起,实现社会治理与群众满意度“双提升”。同时以“法律九进”活动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开展“法律九进”活动600余次,开设讲座57场次,发放各类法律书籍和宣传手册8000余册。建成法治示范村44个,法治文化广场19个,法治文化街5条,法治文化公园1个,法治文化社区7个,法治文化教育基地2个。法治文化建设异彩纷呈,法律保障服务便捷高效。
“下一步,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建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立足优质高效法律服务保障,积极整合法律援助、律师、公证、人民调解等资源,护航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定边县司法局局长朱镛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