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养殖尾水治理后的水环境。
在中国,每七只螃蟹中就有一只的童年在安徽度过。记者近日来到“中国幼蟹第一镇”的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进行探访,看一看财政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究竟是如何补足农业产业链短板的?
(资料图)
养殖示范区成了“网红打卡地”
走进安徽省财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项目基地——水阳镇吴村中华绒螯蟹优质蟹种培育示范区,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五彩斑斓的鲜花大道。这个花园一般的养殖基地不同于以往的水产养殖基地,水面清澈、环境优雅。偌大的水面布置着各种数字化管网,基本上看不到工人。在互联网数据管理平台,养殖基地各个塘口的实时状况、饲料用量、水质质量、采购情况等诸多信息在电脑上一览无余。“以前没有这些先进设备,工人半夜起来增氧把门牙都摔掉过。自从基地标准化、设施化、智能化改造后,现在养殖幼蟹轻松多了。只需每天打开手机App就可以随时巡塘和实施增氧等相关指令。200亩基地只需要5个工人就可以了。”安徽腾飞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叶飞介绍说。
“传统的水产养殖,每日巡塘和人工检测水质是必不可少的两个生产环节,经常面临夏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的窘境,耗时耗力,智能化程度低。当前,中华绒螯蟹产业发展正迈入从规模化向高质化过渡的重要转型期,面临经验主导养殖决策和从业人员老龄化的产业困局。”安徽省财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项目组组长江河介绍说,对三个示范基地进行了改造,开展了中华绒螯蟹养殖水体水质智慧管控技术转化应用,因势利导对核心示范区内200亩蟹种培育示范基地进排水、护坡、环沟等进行全面改造和环境美化的基础上,安装了可视化视频巡检和水体水质智能监测,实现了办公室智能化巡塘和水质在线监测数字化,根据巡检和水质在线监测结果,自动开启增氧设备,采取相应水质处理措施,从而实现数字化、精准化养殖,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养殖决策科学化水平,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在基地可视化巡检方面,建立了可视化巡检中心,包括视频监控系统、大数据平台以及指挥中心。在养殖水体水质智能监测方面,重点围绕养殖水体水质实施智能化监测和预警,创建中华绒螯蟹养殖水体水质数字化管控平台,自动监测水温、pH值、溶解氧、氨氮和亚硝酸盐等养殖水体主要水质指标,实时报警,智能化控制增氧机,远程实时调控水体水质环境,达到健康养殖的水体环境标准。
跨省自主繁育解决“卡脖子”难题
多年来,由于受中华绒螯蟹繁殖所需海水条件限制,安徽省每年需从江苏等沿海地区购入蟹苗10万余千克。目前,生产上中华绒螯蟹繁殖所用雌蟹亲本规格从100克至300克不等,不同规格亲本繁殖的蟹苗价格悬殊较大,从200元/千克至1600元/千克不等,蟹苗质量良莠不齐,养殖效果和稳定性也千差万别,普通购苗者仅从外观上难以辨识,往往花高昂的价格却不能购得对等的蟹苗,蟹苗质量受制于人,严重影响养殖效果和养殖收益。宣州区现有幼蟹养殖面积4.5万亩,其中仅水阳镇幼蟹养殖面积4万余亩,每年蟹苗需求量约8万千克,长期以来完全依赖外购,种源危机长期存在,产业隐患令人堪忧。为实现宣州区中华绒螯蟹种源自主可控,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和宣州区农业农村局、水产技术推广站共同推动下,安徽腾飞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宣城市金新河蟹苗种专业合作社合作在江苏如东、东台自主建设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繁育基地1000亩。
项目组基于亲本群体种质遗传背景和表观性状解析,指导企业从全国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优势产区6个典型养殖群体中遴选良种亲本,开展优质蟹苗自主繁育,转化大规格亲本遴选、产前强化培育、抱卵蟹越冬管理、轮虫培育、灯光诱捕、大眼幼体土池原位淡化等技术,累计繁育优质蟹苗3万余千克,生长速度提高8%以上,除满足核心示范区需求外,还辐射推广周边养殖1.5万亩。经过3年的协同攻关,探索出了一条“自选良种亲本、异地自主繁育、本地化培育、良种良法配套、产研推结合”的中华绒螯蟹育繁推一体化种业发展之路,实现了项目区种源完全自主可控。
标准化培育优质蟹种返销长三角
近两年来,江苏兴化市合陈镇的蟹农单春兰每年都会提前向安徽腾飞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订来年的幼蟹。“水质好、品质好、上市早、成蟹规格大、价格好、养殖效益稳定。”单春兰说以前都是在江苏本地进幼蟹,后来发现宣州这边的幼蟹质量更佳后就“锁定”这里了。叶飞感叹这得感谢多年来水产专家们的科技支撑。原来,宣州区幼蟹产业经过二十余年的蓬勃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逐渐趋于稳定,已发展成为宣州区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年产中华绒螯蟹蟹种约10亿只,但幼蟹产业的影响力和品牌印象没有得到同步提升,主要表现在蟹种售价较低,远低于邻近的江苏,业界口碑不佳,不少采购商误认为到宣州区拿不到质量上乘的蟹种。究其根本原因为宣州区幼蟹养殖多为一家一户零散养殖,组织化程度低,养殖管理标准化欠缺,导致蟹种养殖质量不稳定,参差不齐、鱼龙混杂,不能体现优质优价。
项目组开展中华绒螯蟹优质蟹种标准化培育技术转化应用,按照现代智慧渔业的标准和要求,高标准建设优质蟹种培育示范基地,重点优化、完善增氧系统,构建了蟹种培育池微孔底增氧与水车式增氧相结合的立体增氧方式,显著提高了水体溶氧和自净能力,提升了水体养殖容纳量。转化应用了中华绒螯蟹良种蟹苗放养、天然饵料培育、水草布局与管护、水质智能化管控、科学投喂、病虫害防控等技术。核心示范区蟹种平均产量较同区域养殖高出10%,平均售价提高20元/千克,亩均增效1200元以上,优质蟹种返销到江苏。
在示范区内,一家专门生产蟹黄、蟹肉的加工企业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生产。这家企业的投产解决了宣城地区早熟蟹的贱卖问题。原来,蟹种培育过程中会出现一定比例的早熟蟹,产量10至40千克/亩不等,宣州区每年蟹种培育产生的早熟蟹产量50至150万千克,以前都是贱卖到江浙一带。为拓展早熟蟹销售路径,提高附加值,延长产业链,项目组指导示范企业宣城市金水源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多方筹措资金新建现代化中华绒螯蟹加工生产线,早熟蟹经暂养、清洗、蒸煮、液氮冷冻、分割剔选、包装后销往上海、广州等地,供不应求,年加工早熟蟹20至30万千克,解决了核心示范区幼蟹养殖户早熟蟹销售难、价格低问题,提高了养殖户收益,昔日收购价16至20元/千克的早熟蟹如今已涨至30至36元/千克,每年可为蟹农增收300至400万元。
前瞻性开展绿色生态增产实验
为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实现多元化产出,规避单一品种养殖风险,项目组开展了中华绒螯蟹多营养层级生态养殖技术转化应用,在中华绒螯蟹养殖池内科学搭配多营养层级的水生动植物如鱼类、虾类、滤食性螺类、水草等,充分利用其养殖生态位互补的特点实现稳定水质、循环利用营养物质、提升养殖空间和养殖效益的同时,减少养殖废物排放。通过模式优化与结构调整,在示范区开展以中华绒螯蟹和日本沼虾为主导品种的多营养层级生态养殖。
宣州区拥有4.5万亩的蟹种培育基地,养殖尾水治理压力大。项目组经现场勘察和研究确定了利用示范区内天然河沟开展了池塘原位和河沟异位尾水净化技术综合解决方案,因地制宜实施了进排水和河沟改造,在岸带浅水区移植沉水植物金鱼藻、轮叶黑藻、伊乐藻、苦草等复合型水草,确保不同季节均有相应优势种;在不宜水草生长的深水区设置凤眼莲生物浮床,利用其极其发达的根系吸附氮磷;同时投放滤食性的鱼、螺贝类等,构建了生物浮床—滤食性鱼类—沉水植物—螺贝类的立体生物净化系统,净化后的养殖水水质可达地表水Ⅲ类以上,水质清澈,可循环使用,实现养殖尾水“零排放”。
项目组联合宣州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在蟹种培育示范区开展了安徽地区水稻—幼蟹共作模式的探索,以期为未来安徽幼蟹产业发展做好技术储备,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样板,化解产业发展风险,目前阶段性进展顺利,水稻亩均产量560千克,蟹种亩均产量200千克。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