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月1日,《2023中国农业农村发展趋势报告》(下称《报告》)正式发布。“数字化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2022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情况之一,《报告》对其进行了重点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城乡数字鸿沟进一步缩小。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相关报告,截至2022年6月,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达58.8%,较2021年12月提升1.2%。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2022年开通5G基站80多万个,实现全国“村村通宽带”和“县县通5G”。农产品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农产品网络零售增长显著。2022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17万亿元,同比增长3.6%。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5313.8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比2021年提升7.3个百分点。农村电商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手段。
2022年东莞市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直播间。吴秒衡摄我国县域数字普惠金融总体发展水平持续提升,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土地流转、农资电商、农机服务线上平台、线上农业技术服务等新兴模式也促进了数字信息与技术在农业生产要素流通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续快于城镇居民。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133元,同比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2%,高于经济增速1.2个百分点,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分别快于城镇居民2.4个和2.3个百分点。随着农村物流体系和商业设施不断完善,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克服疫情影响,在波动中逐渐恢复。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663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高2.7个百分点,比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高4.2个百分点。
清远佛冈县水头镇魔芋丰收。吴秒衡 摄《报告》指出,未来还应加大数字乡村建设投入,完善商品服务网络体系。数字乡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一要加大数字乡村建设投入力度,提升乡村信息基础设施。保障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信息基础设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迫切需要补齐乡村信息基础设施短板,建立和完善乡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加快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同时,加强农民互联网能力教育培训,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和土地流转等活动的线上交易,拓展数字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应用场景。二要构建高效的现代商品服务网络体系。搭建农村物流信息平台,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核心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促进供应链全流程体系信息化、可视化,降低配送损耗及成本,降低流通环节产生的交易成本,避免要素配置和产品流通的效率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