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简称:西农大)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共同完成的一项面向作物需求的设施环境高效精准调控技术在充分考虑作物物质积累和多环境因子互作的前提下,可以减少投入产出比、提升资源利用率。2月3日,该技术项目通过了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组织的成果评价。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执行秘书长王应宽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房玉林,以及国内有关专家、学者参加了当天的评价会。评价委员会经严格质询讨论后,一致认为,该成果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生理与生境信息融合的设施作物参数自适应调控建模方法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意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该项目针对蔬菜生理模型不足、难以实现细粒度调控的产业问题,力求探明多环境因素对作物光合作用的耦合影响,实现了不同生理生境下光合速率快速、通用、精准预测,提出了数据驱动与机理驱动融合的设施多环境因子优化调控算法,完成了作物光合积累和资源利用的协同优化,实现了温、光、水、气、肥等设施环境高效调控。
我国设施种植面积世界第一,但水肥和环境协同精准调控方面与发达国家尚有差距,导致我国设施蔬菜单产较低。此外,存在国外成套环境调控模型与装备在我国实际生产中存在模型种类不足、适用性差等问题。
西农大农业物联网团队成员胡瑾教授带领课题组,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共同开展“面向作物需求的设施环境高效精准调控技术研发与应用”,系统性地创制了环境智能调控专用装备和管控系统,实现了设施条件和作物种类差异化条件下设备和模型自动接入与更新,开发了作物-环境-装备协同的设施生产智能服务系统,建立了面向作物需求的多维度智能服务模式。
研究结果显示:本项目提出的生理生境多因素耦合的蔬菜全生长期光合模型构建方法,提高了模型精度与普适性;建立的模型参数自适应的光合生理建模平台,实现了番茄、生菜、茄子、黄瓜等主要设施蔬菜光合生理模型构建;提出的基于离散曲率的设施温度、光、CO2、灌溉、水肥等单一因子/多因子协同调控方法,调控资源需求降低20%-60%。
由华南农业大学罗锡文院士担任组长的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生理与生境信息融合的设施作物参数自适应调控建模方法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项目成果可有效提升设施智能化水平,提高环境调控效率,已经在陕西、山东、河北、重庆等省市进行了推广应用,累计核心示范区面积19640亩,辐射面积115200亩;培训技术人员1470人;辐射48300人;较传统生产示范基地增产15%以上,减少人力投入15%以上。近两年本项目成果直接销售效益与应用产出近11405万元,累计综合效益超过5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这项技术创新为设施环境精准调控提供了生理依据,将更好助力乡村振兴,推广面积还在逐年扩大。
全媒体记者 胡润田 通讯员 奚海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