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刘小玲是陕西安康旬阳市城关镇两岔河村村民,就住在汉江边上,她一个人种植管理了七八亩枇杷,并牵头领办枇杷种植家庭农场,是当前新发展阶段典型的职业农民。”日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鲁周民在安康市汉滨区瀛湖镇桥兴村为当地果农授课时讲到,“我们也是因为枇杷而结缘,经过多次交流沟通,我们认为她具有种植管理好枇杷园的热情和积极性,渴望学到新的枇杷管理先进技术的心情,还有一种吃苦耐劳的坚毅精神。我们也正是看中了这些方面,所以给她的家庭农场挂了我们学校试验示范站的旬阳枇杷示范基地的牌子。”
据记者调查,由于安康瀛湖周边、汉江沿岸丰富的水热光资源,使之成为亚热带果树枇杷生产的优生区域,经过多年的发展,枇杷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有效推动乡村振兴的特色果树产业,近年来发展较快。
3月16日,记者从旬阳市中心乘坐6路公交车来到了刘小玲的家庭农场。
“听鲁老师讲,你一个人种植管理了七、八亩枇杷?”在枇杷园里,记者询问刘小玲。
“目前,我管理的果园面积已达40亩左右。”她和村干部罗祥漫步在生产路上,笑着回答记者。
据罗祥介绍,刘小玲是高级职业农民,是枇杷种植行业里的土专家。村上许多种植户经她传授经验后,枇杷的品质、产量都有提高,收入自然就多了。罗祥举例说了几个种植窍门:“在秋季施肥要一体化,即有机肥、无机肥、菌种等一起上;疏花时,在每束花的中部留三朵;疏果时,一个枝上如果有三个果子,要把中间最大的剪去。”
听村干部不断夸自己,刘小玲摆手叫停,望着远方的山,沉思了一会儿,深情地说:“得亏原来农广校的一位钱老师,她带领我去杨凌示范区听王征兵、鲁周民等专家的课,让我明白,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不仅是为了多挣几个钱,而且还有能力为乡村振兴、为国家做贡献,光荣着咧。明白了这些,我学习农业科技的尽头就更足了。”
采访中,村支书李大山告诉记者:”全村已有1200亩枇杷,目前,在各级党委政府支持下,村上获得了50万元产业发展项目资金,准备再开垦400亩枇杷园。“
据记者了解,旬阳市农业农村局、林业局或在产业奖补或在技术、农资等方面都为全市群众发展农业产业、林下经济不遗余力。
记者 王革委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