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崾崄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围绕“生态宜居”主题,以“五级联动”工作机制运用为抓手,将全乡6个村细化形成120名党小组成员覆盖全乡601户1921人的网格管理新格局,构建各村人居环境、打造各美乡村“事事有人管、工作有标准、奖罚有制度”的工作体系,让人居环境整治处处都有“党旗飘扬”。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走进崾崄乡乡政府所在地的崾崄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现代化气息的广场,广场上的棋盘独具特色,驻地主干道两侧的沿街路灯上挂着鲜艳的五星红旗。今年以来,崾崄乡党委对村里的基础设施进行了提升改造,提升改造休闲广场800余平方米,完成广场内景观改造、宣传栏设置、体育器材等基础设施配备,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善。
家住崾崄村的谢爱侠对此深有感悟:“现在街道修得比以前好,以前路的两边都是草,现在路边都是砖墙,地面是水泥,干净利落。没事的时候我们在广场跳舞,打羽毛球,下象棋,或者聊个天,环境比以前好多了。”
同样位于崾崄乡的太地塬村产业好、常住人口多,但是村里基础设施一直比较差。去年以来,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以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为契机,对全村基础设施进行了提升改造,巷道得到了硬化,70户村民的院墙、门楼修葺一新。
“过去村里都是土墙,道路坑坑洼洼,‘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太地塬村党支部书记黄斌说,“通过整治,村里的面貌焕然一新。如今的太地塬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塬上的苹果红了,支部党旗下的红苹果家园正快步迈向富裕的道路。”
崾崄村和太地塬村的改变是崾崄乡美丽乡村建设的缩影。从去年开始,崾崄乡先后累计投资900余万元用于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硬化村级道路7公里、村间巷道1.8公里,粉刷和改造院墙2万余平方米,更换农户大门70个,加盖树脂瓦房顶15000余平方米,建设“连心”广场2个,配备健身器材10件。基础设施的改善,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村子美了,村民们的健康和环保意识也提升了,到处呈现出一幅和谐幸福的画卷。
基础设施改善是崾崄乡大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除此之外,崾崄乡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做给群众看、带着村民干,不断增强群众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干群协同作战,共同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热潮中去。今年以来,崾崄乡党委领导各村紧盯重点区域,对公路沿线、河道沟渠、通村道路两侧等处的杂草、杂物、落石及村内巷道的生活垃圾进行彻底清理,给广大群众营造干净、舒适、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截至目前,全乡累计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活动20余次,累计参与人数400余人,入户宣传300余次,悬挂宣传横幅20余条,出动机械30余台,清理河道1500米,清理村内沟渠、道路沿线60公里。给广大群众营造干净、舒适、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
“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点,我们要坚持党建引领,积极组织动员村里所有党员干部进行卫生整治活动,不仅可以提升村上的“颜值”,还可以坚定党员的政治立场,保持政治思想不放松,进一步提高人居环境工作的重要性意识。”马蹄掌村党支部书记黑安荣说。
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是一时之风,唯有久久为功,才能切实推进。为此,崾崄乡党委成立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采取不定期、不打招呼的方法对各村进行检查,对人居环境整治进展缓慢、效果不明显的村通报批评,对组织不力、脏乱差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严肃追责问责,倒逼工作开展,形成整治常态化、长效化,进一步提升基层党支部治理能力。同时,充分发挥各村“红黑榜”作用,对村民们进行环境卫生评比,评选出大家认可的“清洁卫生户”,红榜表彰先进,黑榜通报后进并限期进行整改,形成全面自治的良性循环模式。
崾崄乡党委书记薛兴文表示,下一步,崾崄乡将继续坚持用好“五级联动”工作机制,持续开展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建立长效机制,并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形式,强化工作措施,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做给群众看、带着村民干,不断增强群众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参与度和积极性,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胡黄忠王俊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