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起元的春天,生机盎然。
【资料图】
刚采摘的黄起元草莓。
聊城“草莓圈”,无人不知黄起元。2022年,聊城东阿县牛角店镇黄起元村靠326个草莓大棚,年产草莓超1500吨,实现收益2400多万元。种两棚草莓,一年纯挣十几万元,这对362户黄起元人来说已稀松平常。
走进春天的黄起元村,扑面而来的是淡淡花果香。整齐划一的草莓大棚包裹着这座精美的小村,棚内白花红果,甜香弥漫,棚外车水马龙,人皆笑颜,总感觉有股勃勃生机从周围迸出来。
黄起元村整齐划一的草莓大棚。
这生机其实是黄起元人致富发家的希望,而这希望来自14年前的春天。2009年,刚从北京返乡的“水果贩子”尹承荣准备领着黄起元人种草莓。“种啥草莓,不如出去打工”“在家瞎折腾啥,不赶紧回北京挣钱”……在大家宁肯弃地舍家也想往外奔的年代,尹承荣即使愿意自掏腰包,借钱给村民建棚,依然没几个年轻人稀罕种地这事。
有离乡“淘金”的,也有出不去或者不信邪的,连党员干部加村民一共15户,他们索性跟着尹承荣拼了一把,建起黄起元村第一批草莓大棚。“赚了钱大家分,赔了算我的!”14年过去了,尹承荣当年的豪言壮语言犹在耳,只是他自己也没想到,当年的孤注一掷,竟能换来今天这般业兴人旺的黄起元。
“在家种地也能挣大钱,两棚草莓一年换辆车!”家人和朋友愈发频繁的“电话家书”让在北京搞水果批发的尹宁宁心绪难平。躺在北京水果批发市场附近狭小的出租房里,34岁的尹宁宁回家的想法从微波涟漪,慢慢变成了惊涛骇浪。2019年,尹宁宁正式告别“北漂”,在村里建起两座草莓大棚,从此过上了新农民的新生活。
回家种地对尹宁宁来说是轻松的,透着科技感的大棚早卸下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负担。如今地里的活,紧活紧干,慢活慢干,干完歇着,农闲玩去。起码不用像在外边那样上紧发条连轴转,做梦都怕被“卷”丢了饭碗。说轻松,其实也不轻松,起早贪黑是家常便饭,只是心里有盼头,如同黑夜有光,在家种地的尹宁宁干起活来有使不完的劲。
黄起元的草莓。
凌晨四五点的乡村,通常还在梦乡,而省道105旁的黄起元村却已灯火初明。大棚旁值守半夜的路灯和渐渐稀薄的月色完成了任务,此时黄起元村30多辆货车的车灯接续亮了起来,依次照亮了通往聊城各大果蔬市场的路。
凌晨的草莓,凉、脆、爽,黄起元人和数百位周边村庄涌来的村民,要抓住旭日东升前的时间把这红果果摘到篮里,装到车上,送进市场。尹宁宁的车灯亮的早,通常凌晨4点就已为黄起元的草莓开路。几个小时后,早起的聊城市民就能尝到这挂着露珠的红果果——既爽脆又香甜,像含了春天。
通常上午9点之前,尹宁宁和同伴就能送完草莓回村,不过他们偶尔会在聊城玩会。
蹲在红绿相缀的大棚里,坐在春色如流的货车上,躺在老婆和孩子的身边,回家种地的尹宁宁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踏实。而这份踏实之下,是黄起元村提供的可年入十几万元的农民工作。回家太香了!尹宁宁甚至有些后悔——“为啥没有早点回来”。
黄起元人富了,黄起元村出名了,像尹宁宁一样的年轻人陆续回来了。村支书尹承荣掐指算了算,最近三五年,已有五十多个年轻人回村种地。什么算富裕,56岁的尹承荣和37岁的尹宁宁都没标准答案,但从他们自然而然的笑脸上不难发现,何为幸福。
有年轻人的乡村像春天的原野,处处透着生机,孕育着希望。也许,黄起元的春天,才刚开始。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祝超群 薛程程 刘雯 通讯员 崔颖 侯昌明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