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返乡青年的现代农业梦 每日快看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06-01 15:01:45

农业科技报全媒体记者 齐巨儒 闫瑜涛

“我的理念就是四个字:多打粮食。种的是情怀,多打粮食,为留守中老年人多提供打工机会,致富百姓,助力乡村振兴。”见到农业科技报记者,“80后新农人”杨鹏开门见山,还不忘展示自己粗粝的大手。


(相关资料图)

他表示,尽管手已经烂了,但是能够把粮食打下,自己还是很欣慰。“一亩地,投资大概有700多元。前年,收了100万斤玉米。去年,受旱了收得少点,也有70万斤,给村上的人发了30万工资。”

他乡纵有千般好,不及故乡一片云。杨鹏的老家,在陕西省彬州市北极镇六甲村。在外地做快速消费品生意的他,常利用周末时间和父母一块下地。2013年,他和在国外工作的同学一拍即合,成为“中国合伙人”。还聘请了职业经理人,硬是通过不断努力,把“修地球”事业干得风生水起。

土地上的匠心

俗话讲,“手中无把米,唤鸡都不理”。常年与土地打交道的杨鹏,深谙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从根子上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他敏锐地感受到国家对农业的高度重视,发现还有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一来,国家重视,发展有前景;二来,政府扶持,种粮有保障;三来,也种过地,有点经验。

说干就干,动心了的他,从2013年开始在老家流转2000多亩群众的撂荒地,起早贪黑修梯田、筑埂坝,立志要干出一番事业。

“在墨西哥上班的大学同学听到这档子事后,感觉我的种植计划很有前途。一下子斥资100万要入股,还建议我聘请职业经理人专门种地,轰轰烈烈地干起来!”杨鹏如是说。

为啥要选种玉米?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杨鹏为记者释疑:彬州市北极塬作为渭北高原重要的玉米产区,是“玉米黄金种植带”。再一个,就是这里的农民大多数都是种玉米的,农民大半辈子就是专门种地的,也是经过市场洗礼的。俗话说,脚上无泥,手上无力,心里更没底。就在种地这个事上,“向着农民看、跟着农民干、学着农民赚”就对了。

杨鹏笑言:“我做饮料生意,一年能轻松赚个150多万。选了种地这个看似很艰难的行当,也塑造了我躬行的‘微而著’、‘小而实’的工匠精神。坚持所选,干自己所爱,‘进村狗不咬’‘雨天一腿泥’,这倒也蛮符合我的‘人设’,呵呵。”

“人常说,父母养儿不算饭钱,农民种地不算工钱。一亩玉米,投资七百多元,农业部门还有良种补贴。算下来,这几年种玉米的收入,还比较稳定。”杨鹏认为,产业搞好了,老百姓的收入更稳当。

工单也能当“银子”

种地不简单,是门大学问。

在位于陕西彬州北极镇的一处基地里,该基地负责人、彬州永乐镇田家村村主任田玉民告诉记者,常年在这里打工的有5个人,还有一些零散的用工。为了鼓励村民长期在这里打工,他们还研究了很多“土政策”,比如干够十天,工资涨10%。干够二十天,工资涨20%。到年终时,还能领上三四万元奖励。

田玉民表示,这些“土办法”很奏效。不过,他已经不满足于现在成绩,还要“解锁”更多技能。

“我常年在这边打零工,基地的老板对我们这些周边群众很好,每年会在腊月之前把工资结清。”71岁的刘志正自豪地说,别小瞧盖章的我们打工的工单,这个玩意儿可是“硬通货”,拿着工单,能够在小卖铺里面买东西。

“在杨鹏这干点活赚点零花钱,自己花起来也方便。”旁边的张志超告诉记者。

“把土地流转给专业的人种,肯定比自己种效益好嘛!看今年这个收成,一亩地收益增加一两百是不成问题的。”彬州永乐镇田家村脱贫户焦爱慧告诉记者,以前这些地是撂荒地,他们也不善管理,导致种地的人越来越少。政府提出以土地入股参与分红的模式后,他马上参与进来,把自家的土地流转出去了。

田家村脱贫户苏小军也表示,现在看来,当初把闲田拿出来流转,是正确的决定。规模化的产业基础,加上专业人员尽职尽责的管理,把丰收的成果稳稳揣进兜里。

粮食生产的新“丰”景

2021年,他们又“挖”来了机电维修和设备研发的“老手”赵亚辉。

赵亚辉脑子活,说起科学种植,头头是道。“人工弄的话,一亩地两三个小时也弄不完,机器一个小时可以完成五六亩。”以往“面朝黄土背朝天”、依赖“牛耕马犁”的种粮人,正在被有知识用农机懂市场的“新粮人”取代。

由于农用机械大显身手,“武装”到各个环节,种田一身轻,很快实现了“穿着皮鞋种地”。

据杨鹏透露,他们目前在彬州市永乐镇流转了两千多亩大田,还兼养牛,目前存栏量42头,建起了永乐叮铛家庭农场。在彬州市北极镇,也承包了100多亩土地。前年,收了100万斤玉米。去年种植玉米和小麦受旱减产了一半,但也打了70多万斤,还得留一些给牛当饲料。总体来看,收益还是很稳定的。

“天气这么热的,在地里干活很辛苦,我们给干活的准备了矿泉水。中午有时候让大伙儿咥羊肉泡,晚上还能来三个肉夹馍,说实话,伙食不错!”田玉民认为,虽然老板穷了,但是打工者富了。

有事干,有钱赚,村里人慢慢富起来了,成为粮食生产的新“丰”景。

扎根基层、淬火成钢的杨鹏,不忘向记者擘画发展“路线图”:“随着外出打工的增多,农村的人员数量也急剧减少,俗称为‘386199部队’,土地成为‘沉睡的资产’。所以我们先流转一百亩土地,为留守中老年人多提供打工机会,在每个村子‘扎一面红旗’。接下来继续流转土地,鼎力打造‘现代农业种养结合根据地’,最后要集中连片,成为‘乡村振兴的示范区’。”

“跳出农门”,曾经,是几代中国人的生存状态。伴随着对城市化的深刻反思,“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如何种好”,这是当下农村的“时代之问”。然而今天,杨鹏等越来越多的“返乡青年”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他们逆流而行,向我们证明,另一种生存不仅可能,而且同样精彩!

记者手记:治国经邦,人才为要。返乡青年有个共同特点,都是爱农村、爱农民、爱吃苦的国家栋梁。采访结束时,已是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之时,记者在返回的途中,一直在思索,希望这样真正为民为农躬耕的返乡青年越多越好。如是这样,乡村振兴才能跑出“加速度”。

新闻热线:13700290128

关键词:

猜你喜欢

一群返乡青年的现代农业梦 每日快看

一群返乡青年的现代农业梦 每日快看

农业科技报全媒体记者齐巨儒闫瑜涛“我的理念就是四个字:多打粮食。种的是情怀,多打粮食,为留守...更多

2023-06-01 15:01:45
齐齐哈尔种畜场 主题教育“下实功” 助农解困“取实效”_快看点

齐齐哈尔种畜场 主题教育“下实功” 助农解困“

“姐,今天浇完水,这两天就别再浇水了,秋葵不耐涝,要注意水肥管理。”党员田间服务站队员王元元...更多

2023-06-01 11:52:38
秦牧智库专家宋宇轩研究员参加亚洲  乳业对话论坛并作报告

秦牧智库专家宋宇轩研究员参加亚洲 乳业对话论

2023年5月30日,在世界牛奶日(WorldMilkDay)来临之际。亚洲乳业组织(DairyAsia)举办了主题为“对话亚洲更多

2023-06-01 10:44:37
快报:神舟有新知丨增强现实技术+陆空多机位 神十六发射精彩画面是这样拍摄出来的

快报:神舟有新知丨增强现实技术+陆空多机位 神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三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空间站应...更多

2023-06-01 11:01:37
天天速看:秦牧智库专家深入商南县指导梅花鹿养殖

天天速看:秦牧智库专家深入商南县指导梅花鹿养殖

5月26日,秦牧智库专家、商洛市动物疫控中心张榜研究员和商南县畜牧兽医中心段新明高级兽医师一行,...更多

2023-06-01 10:51:40
秦牧智库专家童建军研究员编著的畜牧科技  推广文选与读者见面

秦牧智库专家童建军研究员编著的畜牧科技 推广

最近,由陕西省畜牧业协会专家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秦牧智库专家、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童建军研...更多

2023-06-01 10:55:17
【天天聚看点】全生物可降解渗水地膜减污节水成效显著

【天天聚看点】全生物可降解渗水地膜减污节水成效

为进一步推动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在陕西省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专班的领导和技...更多

2023-06-01 10:39:51
公安部:经过半年打击整治 农村赌博类警情同比下降23.1% 环球精选

公安部:经过半年打击整治 农村赌博类警情同比下

5月31日,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清风2023”专项行动工作举措及成效。据悉,2022年11月,针对...更多

2023-06-01 10:03:44
陕西府谷大昌汗:合作社产品更有“乡土味”

陕西府谷大昌汗:合作社产品更有“乡土味”

5月31日,是榆林市府谷县大昌汗镇赶集日子。上午9点集市,刘三石岩村集体合作社工作人员赵小明向往...更多

2023-06-01 10:03:28
【世界时快讯】麦收期间,河南对涉农机轻微交通违法原则上不罚款、教育后放行

【世界时快讯】麦收期间,河南对涉农机轻微交通违

眼下河南“三夏”麦收工作进入抢收的关键阶段,根据全省“三夏”工作的总体部署,河南交警积极助力...更多

2023-06-01 10:02:34

© 2012-2020 财经快报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网站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

琼ICP备202200967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