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胡立刚
金秋,江淮腹地田野上一派层次丰富的秋色,空气里弥漫着丰收的欢乐。9月28日上午,安徽合肥市长丰县岗集镇牛寨村淮西现代农业生态园内,丰大节水抗旱稻试验基地迎来了全国各地推动节水抗旱稻“蓝色革命”事业的政产学研同仁们。大家穿梭在60多个成熟的节水抗旱稻品种、500多个节水抗旱稻品系的稻田里,喜悦、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在丰大节水抗旱稻试验基地学习观摩,拉开了2022年全国节水抗旱稻现场观摩与技术研讨会的第一幕。
【资料图】
今年夏季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持续高温干旱天气,节水抗旱稻以其良好的表现吸引了更多关注。记者全程跟踪观摩和研讨活动发现,节水抗旱稻掀起的水稻“蓝色革命”已成燎原之势,政产学研合力推广节水抗旱稻为粮食安全贡献力量的使命感持续增强。
旱种旱管省肥减碳
生产表现抢眼
今年8月,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科研团队在植物学国际权威期刊《Molec?ularPlant》上发表文章,提出水稻“蓝色革命”,即通过创新培育节水抗旱稻,实现旱种旱管的稻作生产模式,使水稻生产摆脱对水的过度依赖,大幅减少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促进水稻生产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生产方式转型。
过去20年,特别是近10年来,包括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科研团队在内的政产学研在国内发起了水稻“蓝色革命”。在政府工作层面,农业农村部把“旱优73”纳入2022年粮油生产主导品种,并主推节水抗旱稻旱直播节水栽培技术;在品种研发层面,已经向市场推广了60多个成熟品种,形成了500多个节水抗旱品系;在应用推广层面,有上海天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徽丰大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这样专营节水抗旱稻种子的种业企业,今年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华南等地种植面积接近300万亩,孟加拉国等东南亚国家以及博茨瓦纳等非洲国家也积极种植中国的节水抗旱稻。
今年,我国南方一些地区遭遇高温干旱天气,部分品种水稻的产量、质量受到严峻挑战,而分布在全国各地水田、旱地、丘陵坡地的节水抗旱稻表现相当不错,亩产和品质有保证,节水节肥降本增效的效果也很好。节水抗旱稻发明人、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对此颇为感慨:“节水、抗旱、易种的节水抗旱稻各品种经受住了高温干旱极端天气的考验,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种植户稳产增收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很欣慰。”
相比一般水稻,节水抗旱稻节水能力超过50%,节肥能力超过30%,减少碳排放更是超过了90%,加上易种的特点,相当于通过优质品种把中低产田改造为中高产田,这样的“蓝色革命”岂能不燎原?
种企迅速介入产业
市场推广势头好
今年5月,罗利军提出节水抗旱稻“1522”新发展目标,即新增节水抗旱稻种植面积1亿亩,增产稻谷500亿公斤,减少200亿吨水稻生产用水,减少200亿公斤碳排放。众所周知,中国水稻在高产方面声名远扬,把面积和产量增加目标跟减少用水和碳排放目标结合在一起,除了凭借节水抗旱稻节水减肥易种的性能,还有赖于有远见的种业企业和各地种子经销商看好节水抗旱稻巨大的市场空间和高效推广。
2015年成立的安徽丰大种业股份公司通过几年努力便建立起了以玉米和节水抗旱稻为核心的经营体系,这和企业在短短三年内成为节水抗旱稻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高度相关,丰大种业去年和今年连续两年会同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承办全国节水抗旱稻现场观摩与技术研讨会,更是对节水抗旱稻寄予厚望的具体行动。
2020年之前,丰大种业在经营节水抗旱稻之前走过一段曲折。在了解节水抗旱稻之后,他们迅速与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达成专营节水抗旱稻品种的共识,并成立丰大生物节水抗旱稻研究院,从基因中心争取到“旱优3015”“旱两优8200”等5个节水抗旱稻品种,开展育繁推一体化实践。随着品种体系建设日益完善,丰大节水抗旱稻产业发展步伐也不断加快,2021年试验示范了几万斤种子,2022年丰大节水抗旱稻各品种销量近400万斤,并走出国门,在孟加拉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和非洲部分地区布点种植。
丰大种业总经理吴智勇明确提出“十四五”的目标——推广节水抗旱稻1000万亩。他说:“大力推广节水抗旱稻,调整水稻传统种植结构,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转型发展,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种业公司在为节水抗旱稻“1522”目标努力,种子经销商们也以“让农民如获至宝”的信念汇入“蓝色革命”队伍。
江苏涟水苏伦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负责人王金城从农校毕业后一直从事粮食种子推广应用,2017年前主要推广杂交稻。201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听说江苏东台种了节水抗旱稻,他就试种了2亩“旱优73”,发现节水抗旱稻能够解决淮安市淮北地区15万亩低洼旱田易涝、上水困难的水稻田易旱的问题,从此专门推广节水抗旱稻。2022年以“旱优3015”品种为主的种植面积达到了5万亩,适合节水抗旱稻的39个乡镇都有大户种植。
直面问题找差距
技术应用需发挥合力
罗利军团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节水抗旱稻系列科教片获上海市科学普及奖一等奖后,节水抗旱稻更加光芒四射。像丰大种业这类有追求有社会责任担当的种业企业自觉成为节水抗旱稻“蓝色革命”燎原的生力军,广泛传播节水抗旱稻的价值。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是本次节水抗旱稻现场观摩与技术研讨会的主办方。在技术研讨会环节,该中心副主任刘信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政产学研以各自的方式推动节水抗旱稻产业,对端牢“中国饭碗”意义重大。节水抗旱稻品种研发、市场推广面对着很多有利的条件,但实现“1522”目标,还要直面不少现实问题。
拥有26个节水抗旱稻品种的罗利军团队和其他研发团队自找差距,针对抗高温能力还不够、旱直播旱管杂草多等方面的问题自我加压,力求进一步提高节水抗旱稻产量潜力,进一步增加品种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性,解决杂草与杂草稻的危害,加强节水抗旱稻科学技术普及。
吴智勇表示,拓宽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让广大种植户了解和掌握节水抗旱稻在不同栽培模式下的技术应用是未来推广的重中之重。不少种业企业、经销商代表也表达了同样的诉求,这反映出一些地方政府在对待能够改变传统种植业结构、增产增效保生态的节水抗旱稻新品类方面敏锐性不够,或者说,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
王金城表示,希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硬件投入,希望市县农业农村主管部门重视,希望与涉农机械企业对接,希望技术服务再上新台阶。
节水抗旱稻已经走过了20年长路,突破了重重困难,迎来历史机遇。本次活动中,与会者达成了共识:期待各级农业产业决策者、执行者与水稻品种研发、市场推广人士携手共进,共同创造节水抗旱稻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