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在第9个世界土壤日来临之际,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加强学习生态文明建设和耕地保护的相关精神,12月5日,中国杨凌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创新中心、杨凌土壤改良与修复技术产业联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陕高标准农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陕西省杨凌示范区众创田园联合举办“土壤:食物之源”主题活动。
与会人员现场观看了由中国土壤学会、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主办的专家讲座直播课——“土壤健康与食物安全”。直播课程中,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俊伶围绕《漫谈土壤健康》讲述了万物土中生,土壤是人类生活的基础,并提出了“健康土壤是什么样土壤?”、“如何培育以保证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汪鹏围绕《耕地土壤元素循环与人体健康》不但讲述了土壤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和因土壤问题引起的“隐形饥饿”,还提出了“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对健康有什么影响?”、“农产品中营养元素缺乏与重金属危害是否存在交互作用?”、“如何去解决人体营养元素缺乏、有毒元素暴露带来的健康风险?”等问题;最后福建农林大学教授陈志长围绕《从植物营养的角度了解土壤健康的重要性》,从植物营养多角度为我们讲述了保护土壤,关爱植物,是人类健康的重要保障。
在随后举办的座谈交流会上,中国杨凌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杨凌示范区工商联党组书记卓涛介绍了中国杨凌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创新中心的建设情况与使命担当,认为要从杨凌“国家队”的站位出发,多方参与,加强沟通,努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化、产业化,形成“科研+工程+人才+产业+经济”的循环产业链发展模式。与会专家分别围绕“土壤形成”“耕地保护”“土壤培肥”及“土壤健康及土壤保护工作谁来做、如何做?”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座谈会由杨凌土盟秘书长、杨凌锦华生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沈锋博士主持。
据了解,中国杨凌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创新中心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共同组建,于2022年6月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截至目前,该中心先后在宝鸡、渭南、商洛等地,累计创建20余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项目,实现了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发展;此外,为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积极主动贯彻落实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粮食安全战略,中心承担了“陕西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样本库”的建设工作,并完成了陕西省10个地市11万个一园一林一草土壤表层样品和1000余个土壤剖面以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7000余个耕地表层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入库工作,样本库的建成投用可为研究、分析、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提供全方位的数据和技术支持。
本次“世界土壤日——‘土壤:食物之源’”主题活动旨在全力宣传健康土壤的重要性,倡导土壤资源的可持续管理。通过解决土壤管理方面日益增长的挑战,提高对于土壤的认识,鼓励社会改善土壤健康,从而提高对维护健康生态系统和人类福祉重要性的认识。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与会人员表示,将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耕地保护的相关精神,守住耕地红线、保护生态环境,为保障食品安全、人类健康和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而不断奋斗。
通讯员 王小涵 王秦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