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2022年12月16日—17日,2022国际未来农业食品百强峰会在陕西杨凌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康振生作了题为《作物病虫绿色防控与粮食安全》主旨发言。
“农业食品产业已经进入创新的‘大时代’。——这是我们今年听到最多的表述。”康振生表示,农作物病虫害是我国的主要农业灾害之一,有害生物(病、虫、草、鼠)1700多种,害虫830多种,病害720多种,杂草60多种,鼠害20多种,重大有害生物,年发生面积60亿~70亿亩次,年防治60亿~80亿亩次,潜在经济损失5000多亿元。由于气候的变化和栽培方式的改变,近年来全球农作物病虫害呈多发、频发、重发的态势。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是重要的防灾减灾措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安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过去我国病虫害防治手段单一,主要依赖化学农药防治,不仅导致农药残留超标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造成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安全,而且导致病虫害抗药性上升、生物多样性下降、防治效果降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植物保护是一项长期工作,病虫害持续有效防治这根弦需要持续紧绷。”康振生建议,要坚持病虫害全程防控理念,将病虫害综合防控措施贯穿于农作物的整个生长过程,同时建立重大防控物资储备机制,建立重大病虫害防控物资贮备库。真正做到“防早、防小”,用经济的方法完成高效的防控防治工作。
“这些病害、虫害是迁飞式的,从一个县扩到一个省,再从一个省扩到另外一个省。”康振生认为,要做好重大病虫害的监测预警工作,建立全国范围的联防联控、统防统治体系。并且,明确监测预报职能定位,优化农作物病虫害调查方法,加强测报区域站和田间监测点建设,注重监测预报手段和能力信息化提升。
另外,康振生提醒,尽量通过合理利用与布局抗病品种、采取绿色防控措施实现“减药增效”,既实现重大病虫害的有效控制,又确保绿色可持续农业的健康发展。
“多年来,国家每年组织开展‘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分病虫、分区域、分时段落实防控措施,强化分区治理、联防联控、统防统治。”康振生说。
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统计,2021年,全国累计实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面积近80亿亩次,累计挽回粮食损失2500多亿斤,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6.0%。
全媒体记者 耿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