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冬时节,天气寒冷。12月13日,记者在位于揉谷镇姜嫄村集体经济太秋甜柿种植项目(光明)基地看到,工人们正忙着搭建连栋大棚,施工现场机械轰鸣,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
“这个基地占地51亩,位于揉谷镇光明村境内,建成后连同我们姜嫄村65亩,共116亩发展太秋甜柿种植。”姜嫄村党支部副书记马补奇告诉记者,目前该基地正在进行避雨棚搭建、土壤修复、水肥一体化喷灌系统安装等基础设施建设,预计明年4月份建成。
Δ姜嫄村集体经济太秋甜柿种植项目(光明)基地建设现场。
(资料图片)
近年来,姜嫄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方面是以文旅产业为主,打造姜嫄文化广场等项目,另一方面根据环境气候特点,建立以杂果园和造型树为主的姜嫄村股份经济项目园,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了以现代设施农业、优质杂果种植及绿化苗木培育为主的主导产业。
“项目建成后,姜嫄村将积极发展集农业观光、采摘、苗木嫁接、树苗推广等综合模式,实现产业联动发展,不断拓宽集体增收渠道,走上乡村振兴发展的快车道。”马补奇说,姜嫄村是历史文化名村,只有将村里产业联动、融合发展,才能形成可持续的产业发展链条。
乡村振兴关键看产业,产业兴旺,村民增收,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今年以来,姜嫄村充分利用杨凌示范区乡村振兴“五联一抓”工作机制,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团队的技术指导,已经掌握了太秋甜柿的栽种、养护等技术,育的苗子也已成熟,为后续的产业化发展及市场开拓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产业布局是有了,但合力不够,不能形成产业联动发展,村民增收仍然有限。”姜嫄村党支部书记马战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Δ姜嫄村集体经济太秋甜柿种植项目(光明)基地建设现场。
“太秋甜柿酥脆、味甜、营养好,今年市场批发价达到了每斤20多元,零售价格还要好。”马战科说,太秋甜柿市场行情好,姜嫄村又是太秋甜柿的适种区,所以,村委班子决定带动村民发展太秋甜柿种植。
“我们预计盛果期亩产能达到3000公斤左右,年产值可超1160万元。同时能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季节性短期用工岗位每年在3000余人次。”
马战科表示,依托太秋甜柿产业,结合姜嫄非物质文化,能带动商业、民宿、餐饮等行业联动发展,还可吸引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进入,促进村域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全面发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助推杨凌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 仵佳伟 李煜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