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作为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鱼河镇鱼河村四娃圆梦家庭农场负责人,常四娃已与水稻打了多年交道。在发展壮大农场的同时,他还为本村及周边村的水稻种植户提供全程托管服务,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如今,新的任务再次落到了已成当地乡村振兴“领头雁”的常四娃肩上。
“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掌握农业管理、农业机械操作的实用技术人才对于未来水稻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12月16日,说起自己此前参加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项目培训班,常四娃深有感触,“我要把学到的新理念、新技术分享给更多村民,让更多农户和我们一起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今年,榆阳区启动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计划利用3年时间,培育100名“头雁”,以“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
而这,只是榆阳区实施人才强基、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方面。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人才支撑是根本。近年来,榆阳区加大筑巢引凤力度,构建“人才+”多元化用才机制,不断推动创新技术、农业人才向农村集聚,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榆林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内,正在查看马铃薯长势的榆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推广研究员常勇告诉记者,榆阳区通过引进院校和科研院所、企业及培养本土人才,形成了人才团队开展“指导—服务—实施”三类农技推广指导的服务体系,有力推动了马铃薯产业的良性快速发展。
目前,榆阳全区农村集体资产总额达到130亿元。
此外,榆阳区积极融入秦创原平台,依托“科研院所+实践基地”揽才育才模式,通过科技试验示范、技术开发应用、产业联合体等途径,将人才优势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先后承担200多项从中央到地方的科研项目,推广新品种435个、新技术60多项。
与陕师大合作共建黄河中游人地系统科学研究平台、与阿里云合作建成数字农业产业专家人才服务联盟、组织上河集团三农养殖场与榆林学院组建产学研融合中心……榆阳区不断深化以人才引领、科技创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也推动了创新技术、科研成果、高端人才向农村集聚,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和源头活水。”榆阳区委组织部部长牛昊表示,榆阳区将围绕农业发展实际,进一步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和科技服务水平,加快成果转化步伐,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扩大区域行业的辐射带动效应,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