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枣树,是中国北方最古老的树种之一,生长速度极其缓慢,碗口粗的树干,生长期一般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故有“枣木不成材,成材即珍贵”的说法。枣木雕刻,早在南宋就有,只是它以一种辟邪器物或者庙里的法器存在,比如庙里符板、大印都是雷劈枣木雕刻的。坊间有云:南“檀”北“枣”,枣木从古至今,一直被列为“仙木”规格。
(老五班)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枣木雕刻技艺主要有雕、镂、镌、刻、镶、嵌、剔等技法。起初利用枣木不裂不变形的特性,做一些生活用品,比如:擀面杖、棒槌、推刨、月饼模子、炕棱等,雕刻技艺吸收全国各地先进的雕刻手法,融合了当地特色,逐渐发展成为现代枣木雕刻技艺。雕刻成的作品不但造型独特、纹理清晰、颜色分明,而且尊重了枣木的自然形态,依形而刻,细节生动,栩栩如生。雕刻人物时注重由表及里,以眼神、神态传达出人物精神;雕刻动物时注重把握细节,以纹理、色泽表现出动物形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是陕北文化艺术中最具魅力的一块瑰宝。
(东方红)
其中最具代表的作品是《信天游》,因其发挥枣木红而不厌、铁骨苍枝的特性,真实再现了陕北信天游的高亢,彰显了陕北人质朴、刚毅、内敛的性格特征,从而斩获第十一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优秀奖。市级非遗传承人、《信天游》作者杨彦飞介绍说,2012年,用陕北民歌信天游,同时也是自己的第一件获奖作品《信天游》命名,注册成立了榆林市榆阳区信天游艺术品有限公司,大规模从事陕北枣木的雕刻加工,许多人在他的带动下也发现了陕北枣木的价值,纷纷拿来材料,要其帮忙雕刻、加工。
(信天游)
目前,杨彦飞用枣木创作的地方特色作品琳琅满目,有头戴羊肚子手巾、手持旱烟袋的陕北老汉,有男唱信天游、女绣花鞋垫、背靠背谈情说爱的男女青年,有吹着唢呐打着鼓的民间鼓乐手等。“收集老百姓用来烧火做饭的不成材的枣木,雕刻出更多具有陕北文化的工艺品、艺术精品,让传统技艺惠及千家万户。”杨彦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