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年来,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立足服务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人才兴县战略,深入推进“三百四千”工程和“归雁计划”,通过不断优化党员人才返乡创业生态、构筑发展平台、厚植发展沃土,有效吸引了一批在外务工创业经商党员、人才返乡任职创业,全力营造人才“近者悦远者来”的发展环境。
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引才“新体系”。建好组织引。围绕构建“3+3+3”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探索跨村联建、“联合党委+”带动产业链、人才链发展模式,依托食用菌等6个院士专家科研团队,创新成立农文康旅等产业链联合党委13个,采取集体参股领办、龙头企业引领、抱团捆绑发展等方式,吸引在外党员人才返乡创业,推动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先后涌现出葡萄酒产业链的王青宁、天麻产业链的梁富斌、食用菌产业链的罗铁柱、核桃产业链的王晓勇和刘芳玲等返乡创业领军人。出台政策引。制定“招才引智”《实施办法》,出台《激励乡党回乡创业十条措施》《支持发展总部经济八条意见》等政策,为返乡创业者发放不超过15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和一次性创业补贴,对吸纳10名以上困难家庭劳动力的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召开招商引资暨乡党回乡发展大会,拿出23万元重奖回乡创业企业家、招引功臣20名,成功引进了全市首家无人机(中天禹辰航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新雨丹中药材、西部智能家居等高新企业团队落户丹凤。用好平台引。发挥南京、西安等6个驻外创业党支部、12个镇办农民工党员服务站、157个村级联络点等平台牵线搭桥作用,通过举办返乡创业推介会,乡党回乡创业座谈会等,吸引98名在外能人回村任职、1000余名农民工和退伍转业军人、高校毕业生回乡创业发展,聘请荣誉支书(主任)227人,22个创新项目落地建设。
搭建创业平台,打造育才“孵化器”。校地合作“育”。依托“秦创原”丹凤创新促进中心,成立葡萄酒、食用菌等博士(专家)工作站11个、乡村振兴人才驿站12个;与西安交大、南京农大等6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为民乐现代农业科技公司等21家返乡人员创办的龙头企业和天麻小镇等33个重点产业基地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组团结对“帮”。深化人才“组团式”帮扶,开展国家选派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10个县级人才服务团与产业基地、重点企业结对帮带行动,实现产业技术需求与人才服务无缝衔接,陕师大王喆之、南农大郭巧生教授等11名专家巡回开展技术服务123场次,解决技术难题96个。强化培训“带”。实施“帮带+培训”计划,落实跟踪培养、跟踪管理、跟踪服务,为41名返乡任职干部学历提升补助学费12.3万元,把153名有返乡意愿的党员人才列入村级后备干部重点培育,并推行导师“1+N”帮带机制,帮助在新的平台迅速发展。
强化服务保障,厚植用才“新沃土”。专人对接帮创业。建立在外创业经商人员台账,全面掌握1714名在外创业经商人员流向、思想动态、从业情况、返乡创业意向、回村任职愿望,制定专人对接机制,推行产业、项目、资金“三捆绑”制度,通过信贷扶持、政策倾斜等方式,支持返乡人员带头领办产业项目、入股集体经济,386名返乡党员人才领办集体经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项目924个,争取各类资金7000余万元,返乡创业人员蔡坤龙被评为“全国优秀农民工”,梁富斌被荣获全市“返乡农民工创业之星”称号。鼓励激励强信心。县财政每年拿出人才引进、培养和奖励资金200万元,设立回乡投资贡献金奖、银奖和情怀奖,2022年评选表彰回乡创业优秀人员11名,走访慰问返乡人员960人次,让返乡党员人才发展有奔头、创业有劲头。优化服务解难题。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回乡投资专门窗口,实行政策咨询、信息共享、项目推介等“一站式”服务,为108名有创业意向人才提供办公场所、培训场地以及物管等服务80余次,减免房租费用160万元。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创新开展“评单位、评局长、评股长”的“三评”活动,有效提升部门(单位)办事效能。全面落实促进就业创业和小额担保贷款扶持政策,累计发放小额贷款1460余万元,激励更多在外党员人才回乡创新创业、建功立业。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周廷 通讯员 张斌 黄平
编辑:李晓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