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即时:种菜“上网”不下田 丰收在人不问天!AI 种菜 未来已来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23-03-21 15:43:52


(相关资料图)

集装箱垂直农场及内部基础配套设施。   资料图片

浇水不湿手,种菜不下田,丰收不问天——这些充满“不可能”和“混搭感”的场景,如何变 得“ 合 情 合理”?答案是:用AI(人工智能)种菜!

在温光水气肥高度可控的植物工厂内,草莓、番茄、生菜晒着最适宜生长的人工光、喝着最“对胃口”的营养液,种菜人不必亲临现场,通过深度相机、电子传感系统等便能与植物“在线相见”,再根据植物实际长势和算法模型,像“炒股”一样,在操作系统中调控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及营养液等,让植物哪怕外界严寒酷暑、刮风下雨,都能获得适宜的生长环境。  “随着农业传感器、机器视觉、知识图谱、决策模型等技术的快速发展,AI在农业上的 应 用 正 在 铺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印遇龙说,“智能技术手段可以改善农民的工作条件,彻底颠覆传统的农作方式,代表了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未来已来。

人与植物的对话

郑建锋是一名“90后”,在中国农业大学度过了本科、硕士、博士时光,如今在该校农业农村部设施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  你猜,他的专业课有哪些?“我们要学农业建筑学,类似于土建专业,因为涉及盖温室;要学植物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植物生理、无土栽培都会涉及;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温光水气肥,每一个环境因子都是一个学科方向,比如传热学、光生物学、水利科学、流体力学、营养液管理,等等。”郑建锋介绍,“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我们专业也在与时俱进,加入了大数据、云计算、编程、单片机等课程。”  为什么研究种菜,也需要学习编程?  靠天吃饭,一句话道出农业生产对环境的依赖。而农业发展的方向,就在于通过调控和改善生物生长环境,使动植物、微生物的生长向着对人类有利、满足人类需求的方向发展,使农业产量、品质更加稳定可控。而当我们能通过 AI 调节温光水气肥,通过算法模型辅助种植养殖策略,就相当于给了动植物适宜不同生长阶段的“智能太阳”“贴心食粮”“及时雨”……  智能装备和技术,也将成为“新农具”。  眼下,郑建锋正带着实验室另外5位师弟师妹,参加第三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比赛规则颇为新颖:4支入围决赛的队伍,在同一规格的集装箱植物工厂内,“远程”种植同一品种的生菜,90天后,产量高、能耗低、品质好、算法优者便告获胜。  由于生长在集装箱内,这些生菜“不见天日”,但参赛者通过调节红黄蓝光光谱、形成“光配方”,可以让生菜“吃饱喝足”、茁壮成长。  操作方式也很新奇,不湿手也不沾泥,参赛者只需在远程控制系统中调整各项设置,便能遥控集装箱内部环境。  研究视觉模型的、负责营养液调配的、主管生长和生理信息检测的、设计植物巡检机器人的……“大师兄”郑建锋组的这支队伍,人人独当一面,合起来便很“全面”。  “我们的参赛策略,就是‘与植物对话’,它之所需,我之所予。”郑建锋说。  通过立体成像的深度相机,逐日采集生菜的生长和生理数据,除了能更精确地测量个头变化,还能通过每天吸收的二氧化碳量,测算它的光合速度。  “‘与植物对话’本质上是一套智能环控系统,通过采集分析植物的生长和生理信息,我们就了解了植物;再通过模型比对和预测,就知道了它的长势快慢、生理需求,从而判断下一步要给它什么样的环境条件,看营养液该怎么配比、光配方该怎么调整、该多给点水还是少升点温,辅助种植决策。”队员杨浩说。

在南极也能种菜

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所及信息所的青年专家何立中、王虹、钱婷婷等6人组成的另一支参赛队伍,有一个亮眼标签——曾指导我国科考队员在南极种植蔬菜。  2014年、2015年,南极长城站、中山站相继建成温室。由于驻站人员多为科学家、医生等,鲜有种植经验,国家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上海崇明基地1∶1建造了模拟温室,何立中等蔬菜学或园艺学博士在南极仿真条件下,教科考队员如何在极地种菜。  “种什么菜、怎么能种得好,都要根据极地不断变化的情况,动态调整种植策略、种植方案。我们会选好种子,分门别类配好肥料,让科考队员带着出发。”何立中说。  在南极温室,驻站人员遇到种植难题,也会将蔬菜图像及生长数据传回崇明温室内,由何立中等人诊断分析,提供“保姆式”指导。  得益于这种不受外界影响、环境因子可控的植物工厂种植模式,身处“生命禁区”的科研工作者,也吃上了番茄、黄瓜、茄子、青菜,成功收获过西瓜、草莓,还“点过菜”,请专家们指导种植营养丰富、采收周期短的西蓝花芽苗菜。  集装箱也好,南极温室也好,都属于立体植物工厂,像超市货架般一层层、“肩并肩”地种植植物。把农业“竖”起来,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的种植收益,也折射出植物工厂的“天生追求”——降本增效。  植物工厂的成本,主要在能耗、人工和设备折旧三方面,其中,为植物生长提供光照、温度的电能成本占大头,这也就成了降成本的重点。

新农人的变与不变“这些用 AI 种菜的青年专家、‘90后’博士是典型的‘智慧新农人’。他们理念先进、创新意识强、有知识有梦想,能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助推我国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单杨说。  科研院所、实验田间,一批批专家学者、博士硕士正研究如何种菜,而当他们取得研究成果、探出一条新路交给农民时,农业生产的门槛就会越来越低,前景越来越广。  不再“靠天吃饭”,那么祖祖辈辈口传心授的“四时歌”、经验之谈,就不再有价值了吗?  几位新农人异口同声地否认。  “我们的模型就是基于数据、基于经验构建的,很多老农凭经验就能把地种得很好,我们研究的就是这种经验背后的机理,经验也是AI学习的养料。”钱婷婷解释。  现阶段,AI可以成为农业生产强有力的辅助,但远不足以替代人。“一个懂算法、懂互联网技术的人,再加上一个有经验的农民,制作出来的设备或模型应该会很有优势。”郑建锋说。  如果给未来的农民画像,应该是什么样?  “未来,农民应该会成为一种时尚的职业,可以不下田,只需要在手机上操作,用数字化方式遥控多种智能装备从事农业生产。农民本人也并不一定要有农业专业背景,因为智慧农业的应用里面应当包含专家系统,遇到问题,相应的专家团队能够快速在线解决。”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志辉说,“虽然农民本人就是在线操作、按按钮,但他并不是流水线上的工人,而更像是工厂车间的生产经理,每个环节都可以找到最专业最合适的人来做,他扮演生产管理者的角色。”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环球即时:种菜“上网”不下田 丰收在人不问天!AI 种菜 未来已来

环球即时:种菜“上网”不下田 丰收在人不问天!

集装箱垂直农场及内部基础配套设施。  资料图片浇水不湿手,种菜不下田,丰收不问天——这些充满...更多

2023-03-21 15:43:52
红李白鹅画卷美 屏山立体种养有门道

红李白鹅画卷美 屏山立体种养有门道

屏山县果农开展林下白鹅养殖。曾忠摄3月16日,在屏山县锦屏镇,漫山遍野的茵红李花争相开放,林下放...更多

2023-03-21 15:47:56
北斗导航助春耕 农户种粮更轻松

北斗导航助春耕 农户种粮更轻松

春耕时节,内蒙古河套地区许多农户正利用北斗导航技术精准播种小麦,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便捷化、高...更多

2023-03-21 15:40:17
科研路上 | 杨凌农科专家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油菜方案”|速看料

科研路上 | 杨凌农科专家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和广东开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通力合作,利用转基因...更多

2023-03-21 15:03:15
农业农村部部署做好春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农业农村部部署做好春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日前,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做好春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部署加强非洲...更多

2023-03-21 14:57:10
六部门组织开展2023年绿色建材下乡|天天速看

六部门组织开展2023年绿色建材下乡|天天速看

记者3月20日从工信部获悉,工信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通知,组织开展2023年绿色...更多

2023-03-21 14:55:38
天天热点!科技之春我行动之三十二:秦牧智库专家到泾阳县指导奶山羊养殖

天天热点!科技之春我行动之三十二:秦牧智库专家

3月18日,秦牧智库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史怀平教授,陕西省畜牧试验试范中心正高级畜牧师贾永宏,...更多

2023-03-21 14:54:03
全球热点评!宁夏奶牛科技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奶牛现代产业学院揭牌

全球热点评!宁夏奶牛科技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

3月15日,灵武市人民政府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地联盟研究生基地年度启动仪式在灵武市白土岗养殖基地...更多

2023-03-21 14:39:26
陕西府谷县古城镇:多举措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见实效|天天微动态

陕西府谷县古城镇:多举措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见实效

为进一步改善镇村人居环境,提升乡村“颜值”,不断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获得感,营造干净整洁、文...更多

2023-03-21 13:49:59
【播资讯】笃行实干勇向前——陕西府谷县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回眸

【播资讯】笃行实干勇向前——陕西府谷县2022年经

这一年,主要经济指标创历年最好水平。地区生产总值连上两个百亿级台阶,达到901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更多

2023-03-21 14:01:50

© 2012-2020 财经快报网 版权所有

网站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

琼ICP备202200967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