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渭源种植药材的历史悠久,得益于海拔高、气候适宜、昼夜温差大等因素,渭源出产的中药材因品相质量上乘和药用价值高而久负盛名,素有“渭水当归传两广”之说和“千年药乡”“党参故里”的美誉。近年来,渭源县以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中药材)产业园区的目标,大力发展“白条党参”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全力推进中药材产业全链条高质高效发展。
构建中药材标准化种植体系
渭源的土地上多产药。据《渭源县志》记载,境内野生中药材资源品种多达485种。从渭源的南岸到北山,种植面积最大的当数中药材,这里的庄稼人,每一家或多或少都是要种些中药材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渭源人工种植的中药材品种也比较繁杂,常见的有党参、当归、黄芪、红芪、甘草、柴胡、生地、防风、板蓝根、款冬花等20多个品种,而形成一定规模的是南部高寒阴湿区主产的当归、中部浅山河谷川(塬)区主产的黄芪和北部黄土梁峁沟壑干旱区主产的党参。
据了解,渭源县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重点在新寨镇建设1000亩党参育苗示范基地、100亩党参种子繁育示范基地,在莲峰镇建设100亩黄芪育苗示范基地,在祁家庙镇建设100亩当归育苗示范基地,带动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7万亩。同时,建成中药材种质资源库1个、新征集农作物种质资源3份,保存中药材种质资源0.1万份。
构建中药材规范化加工体系
渭源县以建设“全国精制饮片加工基地”为目标,重点发展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药配方颗粒、现代中成药、功能保健品和药食同源食品,着力打造10亿级中药材加工产业链。
当下,“药食同源”“药膳保健”是传统健康理念的传承,契合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正风靡全国,走向世界,前景广阔。由低端的原药收购、饮片加工,向高端的“药食同源”“药膳开发”转型,是大势所趋、发展所向。目前,全县谋划了总投资50亿元的“药食同源”等5个方面的项目,全力打造“渭源药膳”区域公共品牌,已研发名菜、名方、名汤、名茶系列产品165个,备案产品24个,助力中华养生药膳保健事业发展。
构建中药材市场化交易体系
说起渭源白条党参,就一定要说新寨;说到新寨,就一定要说白豁岘。白豁岘是渭源县诸多与沟、岔、湾、梁类似的一个村庄的名字,和新寨方圆大多数的黄土地一样,白豁岘的黄土地里宜种植党参。这里生活的乡亲每家每户都种党参,这里60%左右的土地上栽的是党参,这里的乡亲收入主要来源也是党参。
目前,建成以渭水源中药材市场为中心,会川江能、莲峰、新寨三个中药材市场为产地市场,其它农贸市场为网点的中药材营销网络体系,年交易量12万吨以上,交易额24亿元。同时,大力推广中药材贮存空气养护技术,探索无硫保鲜仓储方法,发展适合加工贩运大户和药农需求的中小型安全仓储设施,全县静态中药材仓储能力达到6万吨。(赵婧婷)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