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少年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游戏、短视频上瘾等网络沉迷现象,日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青少年处于身心发育阶段,自控能力相对较弱,过度沉迷网络,不仅会扰乱正常的学习生活,也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为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共建共享网络文明,省教育厅于5月30日召开陕西省预防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典型案例分享会,共同探索预防青少年网络沉迷有效措施,帮助青少年向阳而生,健康成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清朗的网络环境是育人所需
当今世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人类生产生活、人际交往、科学研究的方式都因网络而发生深刻变革。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并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构建清朗的网络育人环境是时代所需、育人所需。
“加强源头管控、规范游戏行为、强化校内管理、推动家校协同、强化监管问责……”为了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虚拟世界,绿色文明上网,省教育厅指导各市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
近年来,省教育厅坚持教育APP备案制度,对违规使用、疏于管理并造成不良影响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严肃问责。教育APP备案依托教育部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管理平台完成,备案信息在该平台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查询、监督和投诉举报,有效减少了教育APP发展和使用不规范的问题,为学校教学与管理、学生学习与生活及家校互动等提供了更好保障。
造成青少年网络游戏沉迷的原因是多样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除了加强大众科普、构筑技术保护屏障等举措外,关爱、陪伴、引导更是解决问题的良药。
全省学校积极采取多种形式预防和干预中小学生沉迷网络行为。各学校通过主题班队会、专题教育、编发手册、致家长学生公开信等多种形式,持续开展网络知识教育和预防网络沉迷教育,引导中小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对待、合理使用网络,自觉远离有害信息,提升网络文明素养。同时,各学校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与道德教育,提高技术类课程教学质量,丰富技术类课程形式,激发学生进行网络学习、程序研发等兴趣,发挥网络正向作用。
让课堂内外的学习生活更有趣、更多彩,能够有效帮助青少年从网络沉迷中走出来。为此,全省各学校以体强心,开齐开足上好体育与健康课,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各学校广泛开展各类文体科创活动,加强书香校园建设,举办运动会、科技节、艺术节、读书节等活动,严格落实体育锻炼要求,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化课后服务,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自觉远离不良网络诱惑。
预防青少年沉迷网游是一项系统工程
为孩子营造健康上网的家庭环境,是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父母的应尽责任。全省学校积极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加强家校沟通,引导家长充分认识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家长在老师的指导下,安排孩子日常学习生活,让孩子多从事家务劳动、户外活动、体育锻炼,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全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暨家庭教育专题巡讲持续开展,面向教师、家长和学生共计开展上百场线上线下讲座,提升家长家庭教育能力,累计惠及1000余万名家长和学生。
网络游戏沉迷是一个社会问题,防沉迷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久久为功。除了从源头把控上发力严格规范网络游戏开发、以技术手段完善防沉迷系统设置、在教育管理上及时干预指导外,更要在监管问责上发力,为青少年营造蓬勃向上的网络育人环境。
省教育厅还将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强化日常监管,积极落实教育部关于“双减”及“五项管理”要求,继续坚持教育APP备案制度,指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强化学校责任,构筑未成年人健康阵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关爱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夯实家长责任,巩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基础。省教育厅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抓实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全社会要共同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教育引导青少年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上网习惯,自觉远离网络游戏的沉迷,去攀登知识高山,去探索星辰大海,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好少年。(记者 郭妍)
关键词: